刚刚看凤凰卫视的《网罗天下》节目,梁文道同学介绍的一个事实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介绍了一篇文章,谈及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说必须要记住1987年9月14日这一天。那一天,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它的内容是: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使用互联网。参看此文。
但讽刺的是,若干年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恐怕还是cross不了那Great Wall。
有感于近日Blogsome和Blog-city两大优秀的BSP被屏蔽。参看[一][二]
【以下为8月22日追加】
朋友跟着写了篇文章,但是因为BLOGSOME被封,未经允许转在这里,以期更多读者,更多共鸣。说来惭愧,当初他要建立BLOG的时候,是我推荐BLOGSOME的,如今却被弄成了一个海外的孤岛。咳~~
万里长城永不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惯用骑兵驰的胡人入寇,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为了秦王朝内部的稳定,更是焚书坑儒。讲秦始皇的暴政,恐怕这两点是回避不了的。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埋葬秦王朝的项羽和刘邦即非儒生,也不是长城外的胡人,后人有诗云:
“项刘生长长城里,枉用民膏筑万里。”
“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修建长城在当时或许有战略上的价值,但依然不能阻挡秦王朝的覆灭。因为这个“指鹿为马”的政权在内部已经不可救药了,失去了民心,很快就被推翻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万里长城如今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秦始皇修建长城,本是出于对胡人的恐惧和自身的懦弱的表现。随后的历代王朝依然奢望长城可以保护自己的政权,事实却是长城一次次被外族践踏。明王朝更是实行了海禁,与外界隔绝,把自己封闭起来,不知道天外有天,直到西方的大炮打到家门口。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于“长城是太空里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万里长城,带给中华民族的是什么呢?Beyond唱到:
围着老去的国度
围着事实的真相
围着浩瀚的岁月
围着欲望与理想公元两千年的大年初一,Mr.Rain终于登上了这座“世界上最长的篱笆”。彼时游人稀少,寒风料峭,凤凰卫视正在长城下举行庆祝活动。Mr.Rain没有体会到“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幽古之情,也没有觉得像以前在图片上看到的那样美丽。在乱涂乱划的字迹里还发现了自己家乡的名字,真是扫兴。Mr.Rain心有不甘,于是一直往西走去。环顾四周,已是孑然一人,“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马跃伯乐谷提到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典故: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当年的十万民夫是被强征去修建长城的,今天无数的知识精英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筑了另一个网络长城;当年的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当然只是传说,但无疑代表了民众的心愿),今天在网络上又是谁的眼泪在飞?Blogsome之后,是Blog-city,下一个是谁?你准备好了吗?
呵呵,理解你的心情,但还是不要跟政治挂钩,今夜月色不错。。。。
好文,有新思.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缅怀中国的第一封Email
这两天因为Blog-City被ban觉得心里很憋气,看到Mayue的Blog上的文章,拿着放大镜看着历史上的细节,会发现这是一个很沉痛的玩笑。
走了快20年,我们还在长城里面
经确认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于1987年9月14日发出那一天,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它的内容是:“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nner in the world ”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nner in the world? hah…
凤凰卫视? 怎么看到的?
看了关于中青的文章。悲哀啊!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天下午去报箱取班级定的中青报。中青报算是唯一能被大家接受的公费订阅的报纸。想到,以后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份报纸也要变质,消失,实在是有点痛心了!~~
被封网站等等这类事总是让老外们感到不可理解,也时常成为某国的政治把柄
令人震奋消息: 国人的第一次的成功”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全文)》(下简称”《事记》”…
孟姜哭倒长城八百里,网络谁的眼泪又在飞?寄望天公抡利斧,共享科技破樊篱!